网页设计后PSD时代(Post-PSD Era)

techbrood 发表于 2014-04-15 15:13:42

标签: 网页设计, 后PSD时代, 设计流程, 敏捷

- +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页设计的后PSD时代了吗?

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我常常看到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创造一个拥有网站全部细节的PS设计稿,像素被注明,细节效果被费力的展示,页面打印出来,挂在墙上,呈现给客户,

客户据此指手画脚给出反馈,然后设计师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到所有人满意为止(或者没人再在乎No one gives a shit,出现这种情况比你想象的要频繁)。只有这个时候这些设计稿才会被提交给(更像是推给More like a push)开发人员来进行构建。

可惜在多设备(multi-device)时代,这个笨拙的流程正显得越来越没有意义。我并不是说要整个的扔掉Photoshop然后完全在浏览器上进行设计(Chrome开发工具又哪里有混合模式呢?),而是说在新型网页设计趋势下如何更好的理解Photoshop的使用方式和场景。

Photoshop适用于(Photoshop is great for):

创建和编辑图像,正确的废话,编辑图形元素这个是PS的驾驶室。

建立设计基调(design atmosphere,如同Andy Clarke所言): 颜色,结构(textures) 以及整体设计感觉。这个在我看来是Photoshop和浏览器开发工具以及纸质设计相比较的最大优势。

草图(Sketching) – 毫无疑问Photoshop, 纸张原型会比用代码构造原型更快。不过,我得说一些工具比如像Codepen,正在变得让使用代码构造原型越来越他妈容易。

开发Style Tiles, mood boards, 等等。这些或多或少都和设计风格有关。

Photoshop不适用于(Photoshop is not great for):

创造完整的填满的设计对象 – 实际上基本不可能在PS里描述清楚网站所有的环境、分比率、用户偏好和细节,停止尝试。停止描述“iPhone view” “iPad view”以及“Cinema display” view。有多得多的情况要处理。

描述状态、动效(Articulating states) – 对于悬浮(Hovers), 点击(clicks), 以及其他交互元素,直接构造原型比在Photoshop里的设计低质量图层对象要好。整个网站工作还有更多方面需要处理(性能、响应性、人类工程学、总体感觉),而不仅仅是视觉差异。使用PS勾勒出一个想法是一件事情,不过依照我的经验,设计师通常会越过这类事情的边界。

使用让你感到舒服的工具,清楚的辨别出什么时间点什么程度下会失去意义。充分而合理的使用你工具箱里面的各类工具,各擅其事,想出办法和客户沟通你的设计想法,而不是促使客户认为会有一个完整的拥有所有细节描述,毕其功于一役的PSD设计图。

或许类似于软件开发,这算是产品设计的去瀑布流,把敏捷模式引入到全流程。

possitive(31) views8037 comments0

发送私信

最新评论

请先 登录 再评论.
相关文章